首页 > 信息服务 > 平台动态 > 正文

外贸:守稳不忘求新

发布时间:2016/12/20 18:01:20 来源: 返回>>

    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经济发展成效的基础上,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,重点部署了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任务。会议强调,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,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,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。有关专家表示,虽然2016年我国对外贸易显现出稳中向好态势,但2017年世界经济大背景依然不明朗,我国同样也面临挑战。

    加速转变外贸持续发力

    当前,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。结合外贸实际工作,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表示,国际贸易量增长已经连续5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,国际市场持续低迷,产业订单向外转移加快,下行压力加大。2016年,我国外贸实现了稳中向好,非常不容易。“向好”主要集中体现在外贸的结构优化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等方面,具体讲,一是商品结构持续优化;二是民营企业仍然是出口的主力军;三是一般贸易的出口好于平均水平;四是对部分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,实现了正增长;五是跨境电商采购贸易方式,外贸综合服务企业、新型外贸商业模式进出口增长较快;六是进口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。

   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,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从国际需求看,世界经济仍然处于调整期;从全球化进程看,跨国公司主导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明显放缓;从国际经贸关系看,贸易保护主义升温;从生产要素成本看,环境压力已经达到一个高点,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明显削弱;从政策环境看,地方政府权限开始受到严格规范,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。

    对此,张骥认为,世界市场对中国产品仍有大量需求,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,我国产业创新升级的步伐还会不断加快,为外贸发展和结构调整增加新的动能。

    “外贸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、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阶段,又恰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、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内外部环境,外贸规模出现一定调整具有必然性。”张骥表示,外贸工作要保持定力,把关注点和着力点从短期的增长快慢转移到长期的结构调整上来,推动出口产业形成更高质量的供给能力,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,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,创新产品,完善营销网络,强化投资与贸易的互动,为构建外贸新业态发展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。要依靠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,着力培育以技术、标准、品牌、质量、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,这是我们从贸易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。

    政策“红包”助力延伸国际合作

    虽然要素成本上涨、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等制约中国外贸发展的障碍并未完全消除,支撑外贸增长的新动力也尚未能独当一面,但政策“红包”或可为外贸助力。目前,中国官方已明确要求加大已有政策落实力度,并提出了稳定外贸增长的五条措施,包括尽快推广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措施,简化查验手续;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有订单、有效益企业的信贷支持,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;进一步清理港口、航运等经营性收费,加快出口退税进度;扩大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试点;发挥双向投资对外贸的促进作用等。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,这些政策的推行有助于增强外贸发展后劲。

    白明预测,通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政府将继续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充分发挥这一外贸发展的重要抓手。“‘一带一路’推进得越好,改革就越容易进行下去,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上。”白明说。

    他指出,中企应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,为对外贸易转型夯实基础,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。同时,在对外贸易上,也要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。

    今年,中国各部门努力贯彻贸易便利化的改革方案和措施,金融机构也在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,减轻后者相应的成本负担。白明指出,这些措施的实施,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,现在对外贸企业产生了一定的成效。“尤其是我们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在‘1+3’的格局之下已经开始发挥作用,当然,今年新批的7个自贸试验区后续还会继续发挥作用。”

    此外,在当前全球贸易局势低迷的背景下,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显得格外重要。“一带一路”规划的落实更将成为中国突破国际贸易低迷瓶颈的“利器”。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到了继续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对把这一区域性的合作延伸为全球性合作倡议,让更多国家参与到“一带一路”发展当中起到了积极作用。